一股“健康中國”的風潮正吹拂著華夏大地。
在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中,建設“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根據行業內人士分析,由于醫療健康行業產業鏈涉及行業極為廣泛,國內“健康中國”戰略將開啟一個10萬億的市場,國內醫療行業將成為刺激經濟新的增長點,從“十三五”規劃建議來看,醫療信息化、高端醫療器械和生物制藥被確定為重點突破領域,其中遠程醫療信息系統和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看病難、時間長等問題,市場缺口巨大,互聯網與醫療產業的聯姻將帶動行業快速發展。
不過也有專家表示,如果想要享用這塊巨大的蛋糕我們還需要走更多的路?,F階段,我國醫療行業產業鏈結合度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高端醫療器械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依舊被國外企業壟斷,增強技術、轉型升級需求非常迫切。此外,互聯網醫療雖然會加速醫療產業的發展,但同時由此產生的問題也需要相應的法律去約束。
政策引爆國內市場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的“健康中國”引人注目?!督ㄗh》提出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完善基層醫療服務模式,促進醫療資源向基層、農村流動。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健全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理順藥品價格,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藥物免費供給,通過多種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醫療費用。
同時,發改委將縱深推進價改,涉及醫藥電商、民營醫院以及社區門診等多個領域。
根據相關統計,2014年全國總診療人次達78億人次,比上年增長6.6%,入院人數20500萬人,比上年增長6.69%,從2000年開始,國內年診療人數就一直保持增長態勢。目前來看,人口老齡化、精神壓力和醫保等原因,我國醫療服務行業供不應求,為滿足不斷增長的行業需求,必須增加醫療服務行業投資,行業整體增長空間巨大。
“‘健康中國’概念的提出是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基礎條件,與之相配套的相關建議如果確實落實到位將有助于改善我國現階段看病一系列問題?!被ヂ摼W高級分析師,中國互聯網誠信協會副秘書長高澤龍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告訴記者。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打造“健康中國”的理念符合國際發展趨勢,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目標。目前我國居民整體健康水平低于國際平均水平,醫改不僅是解決老百姓(50.45, 0.00, 0.00%)“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還涉及疾病預防、康復、居民健康意識等多方面。
高澤龍表示,我國從1999年開始逐漸步入老年化社會,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養老等問題正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在“健康中國”背景下,與之相關的產業以及相關產業鏈的延伸都有望進入蓬勃發展期,成為未來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其實在全球,醫療行業也一直備受重視。有研究報告顯示,“大健康”產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產業。然而與美國、日本甚至很多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的大健康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的健康產業占GDP比重超過15%,加拿大、日本等國健康產業占GDP比重超過10%。而我國的健康產業僅占GDP的4%至5%,發展前景廣闊。
有相關人士表示,“健康中國”戰略的提出不僅會帶動藥品與醫療器械生產研發企業、醫療服務業、健康保險業、養老產業及互聯網醫療等行業的興起,也在涉及環保、食品安全等與健康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孕育了新的市場機會。
不過我們仍舊需要看到,在技術研發方面,我國仍舊相對落后于發達國家。國家未來應加大扶持自主研發藥品、醫用耗材、醫療器械和大型醫療儀器等新興戰略性支柱產業的力度,在不影響正常市場競爭的同時給予政策方面的優惠,使得我國健康、醫療、養老產業可以有序快速地發展。
創新仍是關鍵
近幾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復合增長率超過20%,全球醫療行業增長率在10%左右。預計201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特別是在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只占醫藥總市場規模14%的背景下,國內的醫械市場至少還有5~6倍提升空間。
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已躍升至世界第二位,尤其在多種中低端醫療器械產品方面,產量居世界第一。但我國醫療器械市場中高端產品僅占25%,中低端產品則占 75%,并且在25%的高端產品市場中,70%的份額由外資企業占領。
在此背景下,8月3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在北京聯合召開推進國產醫療設備發展應用座談會,并簽署合作協議。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強調,醫療設備產業是資本技術密集、產業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發展前景廣闊的朝陽產業。推動國產醫療設備產業發展,要從創新鏈和應用鏈兩個方面下功夫。
創新鏈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需要整合上下游資源,重點扶持優勢企業,突破一批關鍵醫療設備和核心部件及軟件,顯著提升國產醫療設備的產業化能力和質量水平;應用鏈上,工信部要和國家衛生計生委的相關工作及政策措施緊密結合,推動一批國產醫療設備進入有影響力的醫院開展應用和對比驗證,建立一批國產醫療設備應用示范基地。
高澤龍告訴記者,隨著經濟水平、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醫療器械的不斷升級以及我國對醫療器械領域投入的不斷增大,未來幾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將會產生更大的增長空間。而在市場競爭中,創新與技術投入就顯得尤為重要。
財達證券分析師李明明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李明明表示,國家“互聯網+分級診斷”的模式正在加速推進,隨著政策進一步傾斜與“互聯網+分級診療”進一步完善之后,基層首診、雙向轉診的診療模式形成,基層醫院將迎來設備更新換代高峰,國內醫療器械將會得到快速發展?!?/span>
不過,根據相關統計顯示,我國1.6萬家醫療器械企業中,除東軟、邁瑞等少數企業發展較好外,其余多為規模不大的中小型醫療器械公司?;?/span>2014年醫療器械市場總量2760億元計算,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平均收入僅在1700萬元左右。
李明明表示,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雖然總體發展較快,但大多數為規模不大的小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難以形成有效競爭力,在全球市場放開,經濟合作日益加深的今天,如果企業們無法做大做強,則很難在競爭中獲得優勢。
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
如今,互聯網與醫療行業的融合已經不再是新鮮事。醫療行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不僅給民眾帶來了方便,還提高了醫療行業整體的效率,并且給醫療行業提供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最新的統計顯示,全國已有300家大中型醫院建起“移動互聯網醫院”,覆蓋用戶超過120萬人,交易次數超過200多萬次。實踐表明,用移動互聯網掛號、繳費看病,可以縮短一半看病時間。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崔麗曾指出,醫療衛生行業聯姻“互聯網+”,將在提高居民健康素養,發展醫療行業,實現各個行業協同發展等方面有所突破,從而實現更高的醫療資源配置效率、更好的就醫體驗、更好的醫患互動關系以及更高的醫療服務質量。
高澤龍表示,互聯網大數據應用在醫療行業中可以有效地提高看病治病效率,并且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誤診出現。大數據還可以積累用戶的醫療及醫藥消費信息,基于此建立相應的個人健康檔案,定期向用戶合理地推薦改善健康的藥品,從而提升個人的健康水平。
而在醫療服務方面,醫藥行業在藥品服務過程中積累了數量龐大復雜的客戶群數據,如日常銷售數據、醫患溝通數據、病人病歷數據等。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應用,醫院等醫療服務平臺可以把握消費者需求,與消費者建立良性互動,并可提供個性化的智慧醫療服務。此外,隨著處方藥的放開,人們不禁擔心處方藥品將會輕易得到,而通過大數據的監測,能夠實現處方藥網售的追溯,便于國家相關部門的監管。
李明明告訴記者,在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無需再去醫院排隊看病,而只需要在手機上操作,給患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而諸如運動手環、睡眠監測、身體健康監測等儀器的應用,也給網絡醫生提供了更多診斷信息,減少誤診發生的可能性。
在未來,患者治療可能無需走出家門,通過網絡即可確診,醫生給出相應的治療方案并聯系相關藥品或者治療儀器的上門服務,患者只需遵守醫生給出的建議,好好治療即可。如果這一步得到實現,我國醫療行業全產業鏈將得到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
上一篇:醫療器械深度報告:平臺的價值